当前位置:首页 > 入门组 > CSP-J方格取数题解|动态规划解法|洛谷P7074代码解析

CSP-J方格取数题解|动态规划解法|洛谷P7074代码解析

3个月前 (06-08)

CSP-J方格取数题解|动态规划解法|洛谷P7074代码解析 CSP-J  动态规划 算法题解 第1张

一、题目解读

题目要求在一个n×m的网格中,从左上角到右下角选择一条路径,路径上的数字可重复取用,求取数之和的最大值。路径限制为仅能向右或向下移动。需注意路径的灵活性与重复取数的可能性,传统单向动态规划难以直接适用,需设计双向状态转移策略。

二、解题思路

1. 动态规划核心:设计二维状态dp[i][j][k],k=0表示从上方到达(i,j)的最大和,k=1表示从下方到达。

2. 双向处理:先从上到下计算每一列的“从上到达”状态,再从下到上计算“从下到达”状态,利用左右方向的可达性扩展路径。

3. 边界优化:首列仅能从上方转移,末行仅能从下方转移,避免无效计算。

4. 状态转移方程

    从上到达:dp[i][j][0] = max(dp[i][j-1][0], dp[i][j-1][1]) + grid[i][j](左方或下方转移)

    从下到达:dp[i][j][1] = max(dp[i][j-1][0], dp[i][j-1][1], dp[i+1][j][1]) + grid[i][j](左方或上方转移)

三、解题步骤

1. 输入与初始化:

    读入网格尺寸n×m及数值矩阵grid。

    初始化起点:dp[0][0][0] = dp[0][0][1] = grid[0][0],即双向路径均从原点开始。

2. 首列处理:仅能从上方转移,递推公式:dp[i][0][0] = dp[i][0][1] = dp[i-1][0][0] + grid[i][0]。

3. 主体动态规划:

    外层循环按列遍历(j=1→m-1)。

    内层循环分为两部分:

    从上到下计算dp[i][j][0],利用左方或下方状态转移。

    从下到上计算dp[i][j][1],利用左方或上方状态转移。

4. 输出结果:最终答案取右下角两种状态的最大值:max(dp[n-1][m-1][0], dp[n-1][m-1][1])。

四、代码与注释

#include <iostream>
#include <vector>
#include <algorithm>
using namespace std;

const int INF = 1e9;  // 定义正无穷边界

int main() {
    ios::sync_with_stdio(false);
    cin.tie(nullptr);  // 加速IO

    int n, m;
    cin >> n >> m;  // 输入网格尺寸

    vector<vector<int>> grid(n, vector<int>(m));  // 存储网格数值
    for (int i = 0; i < n; ++i) {
        for (int j = 0; j < m; ++j)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in >> grid[i][j];
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}

    // dp[i][j][0] 表示从上方到达(i,j)的最大和
    // dp[i][j][1] 表示从下方到达(i,j)的最大和
    vector<vector<vector<long long>>> dp(n, vector<vector<long long>>(m, vector<long long>(2, -INF)));  // 初始化状态数组(双向)

    // 初始化起点
    dp[0][0][0] = dp[0][0][1] = grid[0][0];  // 双向路径均从原点开始

    // 处理第一列,只能从上方来
    for (int i = 1; i < n; ++i) {
        dp[i][0][0] = dp[i][0][1] = dp[i-1][0][0] + grid[i][0];  // 首列仅依赖上方状态
    }

    // 动态规划处理
    for (int j = 1; j < m; ++j) {  // 按列遍历
        // 从上到下处理当前列
        for (int i = 0; i < n; ++i)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可以从左边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if (i == 0) {  // 边界情况:第一行仅依赖左方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p[i][j][0] = max(dp[i][j-1][0], dp[i][j-1][1]) + grid[i][j]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 else {  // 一般情况:综合左方或下方状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p[i][j][0] = max({dp[i][j-1][0], dp[i][j-1][1], dp[i-1][j][0]}) + grid[i][j]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 }

        // 从下到上处理当前列
        for (int i = n-1; i >= 0; --i)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可以从左边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if (i == n-1) {  // 边界情况:末行仅依赖左方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p[i][j][1] = max(dp[i][j-1][0], dp[i][j-1][1]) + grid[i][j]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 else {  // 一般情况:综合左方或上方状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p[i][j][1] = max({dp[i][j-1][0], dp[i][j-1][1], dp[i+1][j][1]}) + grid[i][j]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}

    cout << max(dp[n-1][m-1][0], dp[n-1][m-1][1]) << endl;  // 输出终点状态最大值

    return 0;
}

五、总结

1. 关键点:通过双向动态规划打破传统单向路径限制,利用状态分离实现灵活取数。

2. 优化技巧:

    利用边界特性(首列/末行)减少无效计算。

    使用max({})语法简化多值比较,提升代码可读性。

3. 扩展思考:若允许斜向移动,需设计更高维状态,或采用图论算法求解。

该解法通过清晰的逻辑与高效的状态设计,为类似路径规划问题提供了优秀范例。


原创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力扣70题:告别暴力递归!从零实现记忆化搜索解法

力扣70题:告别暴力递归!从零实现记忆化搜索解法

题意解析:想象你站在楼梯底部,面前有n级台阶。每次你可以选择跨1级或2级台阶,最终到达顶端的路径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?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在探索分叉决策的叠加效果——当我们把每个台阶处的选择看作二叉树的分支...

从零到一掌握背包问题:洛谷P1164题解精讲,附带优化

从零到一掌握背包问题:洛谷P1164题解精讲,附带优化

题目重解:小A带着m元钱来到餐馆,菜单上有n道菜,每道菜都有确定的价格。现在需要计算出刚好花完m元的点菜方案总数。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但当菜品数量增多时,暴力枚举就会变得不可行,需要更高效的算法来解决。...

牛客12576题解题全解析:动态规划+质因数分解实现跳跃问题最优解

牛客12576题解题全解析:动态规划+质因数分解实现跳跃问题最优解

一、题目解读牛客12576题是一道经典的算法题,要求给定起点N和终点M,求解从N到M的最少跳跃次数。题目考察的核心在于路径优化与动态规划思想,需结合数论中的质因数分解技巧,通过合理设计算法降低时间复杂...

NOIP 2008火柴棒等式题解(C++代码实现)  动态规划与枚举算法详解

NOIP 2008火柴棒等式题解(C++代码实现) 动态规划与枚举算法详解

一、题目解读火柴棒等式问题(NOIP 2008,洛谷P1149)要求使用给定数量的火柴棒,构造形如 A + B = C 的等式,其中A、B、C均为整数,且火柴棒总数恰好等于输入值。需统计符合条件的等式...

LeetCode 120题三角形最小路径和最优解法:动态规划详解与代码实现

LeetCode 120题三角形最小路径和最优解法:动态规划详解与代码实现

一、题目解读LeetCode 120题“三角形最小路径和”要求给定一个由数字组成的三角形,从顶部开始向下移动,每次可向左或向右移动一格,计算从顶至底的最小路径和。三角形以二维向量形式给出,每层元素数量...

洛谷P4999题解析:动态规划求解数字拆分与求和问题(附代码)

洛谷P4999题解析:动态规划求解数字拆分与求和问题(附代码)

一、题目解读洛谷P4999题要求处理给定区间 [L, R] 内数字的拆分与求和问题。每个数字需拆分为其各位数字之和,并计算区间内所有数字之和的累加结果。题目需考虑大数情况,并采用取模运算(MOD=1e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